《现代战争启示录》共12册 内容简介
本套书是跨世纪战争叙事的全景式集成,收录12部横跨一战至现代冲突的文学经典,以多维视角揭示战争对人性、文明与伦理的冲击:
中国视角的战争史诗
余华《文城》聚焦清末民初匪患下的个体命运,通过林祥福与“文城”的纠葛展现生命在乱世中的脆弱与坚韧;
麦家《人生海海》以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之姿,用孩童视角解密跨越世纪的家族传奇,被誉为“映照中国人百年孤独的史诗”;
格非《江南三部曲》耗时十七年完成,通过五代人的命运沉浮,解剖江南水乡在战争与变革中的文化裂变。
全球战场的伦理拷问
《德累斯顿:一座城市的毁灭与重生》还原1945年盟军大轰炸事件,通过飞行员、幸存者等多视角叙事,探讨无差别轰炸的道德困境;
《彗星年代:1918,世界重启时》聚焦22位历史人物(如胡志明、甘地)的未成名岁月,揭示一战如何重塑20世纪世界格局;
《黑夜》以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埃利·威塞尔在集中营的真实经历,与《安妮日记》共同构成战争记忆的双子碑。
技术赋能阅读体验
基于南海出版公司2022年典藏版修复,新增AR战场还原功能(如扫描《彗星年代》封面可进入1918年巴黎和会三维场景);
适配电子墨水屏优化灰度层次,修复《江南三部曲》古籍插图的阅读清晰度。
作者介绍
核心创作者群体
余华
中国当代文学领军人物,代表作《活着》全球销量超3000万册,《文城》是其暌违八年的长篇力作,以冷峻笔触解构乱世中的人性光谱。
麦家
茅盾文学奖得主,开创中国谍战文学新范式,《人生海海》突破类型限制,被《纽约时报》评为“东方版《百年孤独》”。
格非
清华大学教授、先锋文学代表,其《江南三部曲》获茅盾文学奖,以《红楼梦》式笔法书写战争与文明的碰撞。
国际作者矩阵
辛克莱·麦凯(《德累斯顿》作者)
英国历史学家,擅长结合档案研究与文学叙事,该作品被哈佛大学战争伦理研究中心列为必读案例。
保罗·柯艾略(《间谍》作者)
《牧羊少年奇幻之旅》之父,本书以一战传奇舞娘玛塔·哈丽为原型,探索战争中的自由悖论,译作超53种语言。
埃利·威塞尔(《黑夜》作者)
诺贝尔和平奖得主、奥斯维辛幸存者,其回忆录与《安妮日记》共同构成二战记忆的双重见证
评论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