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图解伤寒论》以「古典医学现代化」为核心,通过四大创新维度重构中医经典阅读体验:
版本修复与跨学科解读
以宋本《伤寒论》为权威底本,修复明代赵开美刻本中「太阳病篇」等关键章节的脱漏内容,并参考成无己等历代医家注释进行白话转化。
独创「三栏对照模式」:古籍原文、白话译文与三甲医院真实病例同步呈现,如新冠肺炎治疗中应用的麻杏石甘汤/小柴胡汤等经方解析。
六经辨证可视化工程
制作200余幅动态推演图,通过「太阳→阳明→少阳」传变路径动画演示,实现中医理论的空间化呈现。
配套「脉象色温标识系统」:夜间阅读可切换「诊脉黄」「舌象红」专业色温,适配现代电子设备。
药物图谱与剂量革命
绘制87味核心药材的显微结构彩图(如桂枝汤成分芍药/生姜比例解析),标注汉代「铢两制」与现代克重智能换算公式。
新增「古代文明衍生专题」:揭示麻黄/石膏等药材在青铜器铭文、丝绸之路上的人文印记。
养生哲学与当代应用
解码张仲景「防病重于治病」理念,结合现代免疫学重构「调理脏腑-补养气血」养生体系。
特别收录抗疫经方「清肺排毒汤」组方逻辑解析,展现1800年古方在新冠肺炎治疗中的突破。
全书整合400余幅图表(含200张手绘解剖图、120个流程图),被中医界誉为「古典医学的数字化解剖标本」。
作者介绍(时空对话的医学传承)
张仲景(约150-219年)
历史定位:东汉南阳医圣,与黄帝、扁鹊并称中医三大源头,其《伤寒杂病论》确立「辨证施治」原则,被列入中医四大经典。
创作突破:
首创六经辨证体系,将外感病归纳为太阳、阳明等六类证候群,建立中医首个标准化诊疗框架。
记载113首经方(如桂枝汤/大承气汤),配伍严谨度超越同期《神农本草经》,被日本汉方医学界奉为「方剂宪法」。
现代编注团队
版本考据:由《图解经典》编辑部联合刘渡舟学派专家,历时5年完成宋本/明本/赵开美本的对校工程,修复关键脱漏12处。
视觉革命:
将「阴血论」「十纲辨证」等前沿理论转化为三维解剖模型,开创「经络动态拓扑图」绘制标准。
临床医案库整合北京中医药大学等机构200例现代病案,实现「古方今用」的跨时空验证。
该书融合20位国医大师批注,现已成为中医执业医师考试核心参考书,其数字版被哈佛医学院列为「传统医学可视化研究范本」。
本典藏版以「视觉化伤寒论」为核心理念,突破性实现三大中医学习革命:
1. 古籍修复与拓展
- 修复宋版《伤寒论》「太阳病篇」第38条脱漏的「无汗而喘」关键症状描述
- 新增「桂枝汤药物彩绘图谱」:标注芍药/生姜/大枣等药材显微结构比例
2. 六经辨证可视化
- 动态推演「太阳→阳明→少阳」传变路径(适配iPad Pro 12.9寸全屏触控)
- 独家附录「经方剂量换算表」:汉制铢两与现代克重智能对照
3. 现代阅读革新
- EPUB三栏对照模式:古籍原文/白话译文/临床医案(三甲医院真实病例)
- 夜间模式可切换「诊脉黄」「舌象红」专业色温组合
本资源特别标注国医大师郝万山「经方应用十二讲」视频课程二维码(已获授权),建议搭配《金匮要略图解》构建中医经典研习体系。
评论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