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简介​​
《中国民间故事集成》是国家“文化长城”工程的核心成果,由文旅部、国家民委、中国文联联合发起,历时数十年编纂完成,被誉为民俗学的“数字方舟”。全书共23册,覆盖北京、福建、广东等23省市分卷,收录650余篇未删减民间故事,涵盖神话、传说、寓言三大类,兼具学术权威性与文化普及价值。

​​文化工程与版本特色​​
​​国家级编纂​​:源于1984年启动的“文化长城”工程,整合全国民间文学普查成果,总字数超4500万,被国家图书馆永久典藏。
​​内容架构​​:按地域分卷编排,保留原始采录稿风貌,包含《女娲补天》《田螺姑娘》等经典故事,以及地方特色传说如北京卷《铸钟》、河南卷《西门豹治水》。
​​学术价值​​:较市面删减版多出47%内容,如湖北卷《木兰从军》考据南北朝兵役制度,山东卷《三个和尚》映射集体主义困境。
​​数字化革新与阅读体验​​
​​视觉重构​​:封面采用《清明上河图》市井细节烫金工艺,内嵌450+幅明清绣像插画(如《点石斋画报》鼠戏图)。
​​交互功能​​:EPUB版本含动态“民俗地图”,点击地名(如“黄河故道”“神农架”)可跳转关联故事与考据注释。
​​设备适配​​:文件经AI超分修复,保留竖排古籍原貌,生僻字注音(如“羜”的方言读法)适配Kindle/文石设备。
​​作者与编纂团队​​
​​主编钟敬文(1903-2002)​​
​​学术地位​​:中国民俗学奠基人,北京师范大学教授,主导《中国民间故事集成》编纂,提出“科学性、全面性、代表性”三性原则。
​​贡献​​:整合全国采风成果,推动民间文学学科化,被学界誉为“民间文艺学的中国化实践者”。
​​核心编委与地方工作者​​
​​刘守华​​:华中师范大学教授、湖北省故事集成副主编,提出“文化长城”编纂理念,强调“田野调查与学理建构并重”。
​​袁启祥​​:河南项城卷编委,主持整理《项城卷》获国家级奖项,保留“缠足批判”等敏感章节,展现学术完整性。
​​地方采录者​​:全国发动超百万人参与普查,如湖南石门县贾国辉团队编印43种资料本,获国际学者丁乃通赞誉。
​​学术价值与传承意义​​
​​跨学科融合​​:结合民俗学、历史学、社会学视角,如浙江卷《聚宝盆》暗讽晚明资本萌芽,云南卷《蛇郎君》解析图腾崇拜。
​​国际影响​​:被纳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“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”研究案例,多国高校用作中国民俗研究教材。
​​延伸推荐​​
​​学术研究​​:新星出版社《中国民间故事通览》(祁连休著),收录2400余篇古今故事,附类型索引与分布图。
​​视听体验​​:喜马拉雅《故事中国》音频节目,精选集成故事700篇,以方言演播还原乡土气息

《中国民间故事集成》电子书封面,含清明上河图烫金与明清绣像插画

中国民间故事集成 四川卷 (上册).pdf
中国民间故事集成 宁夏卷.pdf
中国民间故事集成 浙江卷.pdf
中国民间故事集成 四川卷 (下册).pdf
中国民间故事集成 天津卷.pdf
中国民间故事集成 陕西卷.pdf
中国民间故事集成.江苏卷.pdf
中国民间故事集成_山东卷.pdf
中国民间故事集成·上海卷.pdf
中国民间故事集成·北京卷.pdf
中国民间故事集成·吉林卷.pdf
中国民间故事集成·山西卷.pdf
中国民间故事集成·广东卷.pdf
中国民间故事集成·江西卷.pdf
中国民间故事集成·河北卷.pdf
中国民间故事集成·河南卷.pdf
中国民间故事集成·海南卷.pdf
中国民间故事集成·湖北卷.pdf
中国民间故事集成·湖南卷.pdf
中国民间故事集成·甘肃卷.pdf
中国民间故事集成·福建卷.pdf
中国民间故事集成·贵州卷.pdf
中国民间故事集成·辽宁卷.pdf
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本站原创发布。任何个人或组织,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,禁止复制、盗用、采集、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、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